来源:证券之星 时间:2025-10-31 13:15 作者:白鸽 阅读量:5220
自今年5月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推出债市“科技板”后,科创债市场快速扩容。
南方财经记者据Wind统计,截至10月29日,全国共发行科创债1141只,发行规模13289.84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583只,发行规模7227.232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534只,发行规模5616.87亿元。
广东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今年以来,科创债发行呈现出怎样趋势,政策红利是否充分释放?
数据显示,自新政落地以来,广东共发行科创债102只,发行规模为1114.055亿元,发行规模占全国8.38%,位列第二,仅次于北京的4806.28亿元,上海、浙江、山东等省份发行规模则紧随在后。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自新政落地以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部门通过广泛宣介、摸排调研、政银协同、活跃交易等方式,推动政策红利加速向市场传导,多向发力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推动科创债新政落地见效。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明确,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投融资服务专业优势,依法运用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上述新政出台后,科创债发行明显放量,截至10月29日,全国共发行科创债1141只,发行规模13289.839亿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12231.23亿元的水平。银行间市场成为科创债发行“主力军”,共发行583只,发行规模7227.232亿元。
若按发行人地域分布来看,今年以来科创债发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聚集趋势,经济发达、科技创新较为活跃的地区发行数量及规模明显位居前列。
其中,北京作为国有大行和央企总部集中地,发行科创债企业数量最多、整体发行规模最大,截至10月29日,发行规模达4806.28亿元,占整体规模近四成,共发行246只。
广东凭借科创与经济优势,成为政策红利的重要承接者,以1114.06亿元的科创债发行规模紧随北京之后,占全国比重8.38%,共发行科创债102只。与此同时,广东科创债发行数量也不断加速,5-9月成为政策红利释放的集中时段,单月发行均超过15只。
具体到各地市来看,深圳发行规模位居各地市之首,深圳发行61只,合计708.46亿元;广州发行30只,合计293.60亿元,此外,东莞、惠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等均有科创债发行记录。
从期限看,广东发行的科创债期限结构灵活,以3-5年期中短期品种为主,期限最长的是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发行的“25广开K8”,发行总额4.4亿元,票面利率2.3%,期限15年。
从发行金额看,广东发行的科创债规模跨度较大,从0.5亿元到55亿元不等,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占比约 15%。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创企业融资、科创项目研发建设,以及科创企业股权投资、科创基金新增出资或置换前期投资资金等,多数流向科技创新相关领域,符合新政 “科创债姓科” 的本质要求。
从发行利率看,广东发行的科创债票面利率区间介于1.47%—5.65%,平均利率2.28%,不同性质企业的科创债票面利率分化明显,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市场认可度较高。
除了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此轮广东科创债发行的另一大亮点是发行主体实现多元化全覆盖。
与此前相比,债市“科技板”新增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发行主体,同时,新增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Wind数据统计显示,自新政出台以来,广东参与发行科创债的金融机构39家、股权投资机构6家、科技型企业超60家,实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全覆盖”。不过,从整体来看,金融机构凭借高评级、低成本优势,成为科创债市场的 “资金供给枢纽”,这一特点与全国趋势较为一致。
与此同时,广东还相继落地了多个科创债“首单”。今年6月,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25东方富海PPN001”。
该债券是全国首单成功挂网、首单亮相资本市场、首单簿记发行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更是自债券市场“科技板”以来全国首个获得央行风险分担工具直接支持的科技创新债券。
在丰富发行主体与创新产品的同时,广东也着力激活科创债交易市场。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了解到,今年以来,该行指导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柜台渠道科技创新债券交易、质押式回购和质押式再贷款等业务,引导柜台债券业务开办银行上线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金融债、民营企业科创债等多品种科技创新债券,推动全国首批柜台渠道科技创新债券交易、首笔柜台渠道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交易落地广东,扩大科创债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激活交易活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四川取消医保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均可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 近日,四川省出...
比亚迪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下降,存货余额再超1500亿元 10月30日晚间,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发布...